吸溜吸溜
一周以前,照例和妈妈进行餐后聊天。
“地里的冬芥菜再不收回来就长老了,趁着这几天阳光不错,要赶快晒干再腌制,用辣椒一炒,早上配粥吃正好。”
小菜配粥,简简单单,却是平淡生活的真实缩影。于小编而言, 光是想着第二天早上的那碗热粥和爽口小菜,前一晚便开始满心期待了。
白粥本寡淡,却能在常山本地花样百出的早餐宇宙中脱颖而出;在一年的三百多个日夜里高频出现;在许多人能坐下来慢慢享受一顿早餐时,成为首要之选,靠的是什么?当然是 “顺时而作,伺机而动”的万千配菜。
展开剩余83%出了常山,出了家门,很难再有人如此费心,愿意在下粥菜上做文章、下功夫,再组这样一场喝粥“鲜辣养生局”。
@小红书 靓靓🆙
众所周知,辣椒在常山菜里不仅仅是点缀增味的辅料,面对米粥,它也可以义无反顾地成为释放浓烈的绝对主角。辣椒得先用刀拍一拍,放入热锅再用铲子压一压,依次加入蒜末、梅干菜和各种调味。 炒制过程中没连着打三个喷嚏以上,就说明味道煸炒得还不够。
梅干菜的纤维感与醇厚口味,均匀地洒落在扁扁的,鲜香的辣椒段表面,端上桌去,许多人的第一筷就精准地落下,至少能送上三碗粥下肚。
芋艿,向来都是甜咸皆可的。它不仅能在甜品届大展身手,变成糯叽叽、黏腻腻的芋泥小料,也能 化身为一道配粥神器,将米粥的滋味提升好几个level。
比手掌还大的“芋艿娘”适合擦成丝,用山茶油或者菜籽油炒制发挥十分风味。大火快炒后佐以简单的调味,洒上一圈干红辣椒末便可出锅,表面散发着微微的焦香,将软嫩与香脆的口感集于一身。
要说什么小菜配粥性价比最高,霉豆腐绝对当仁不让。过于醇厚的重口味让人单来品尝它实在过于为难,而撬起仅拇指宽的小块霉豆腐,在米粥中拌开,就能使浓郁的咸香风味席卷整碗,钻入米粥的缝隙。
偶有没搅匀的小小块霉豆腐,卷到舌尖,一抿就能化开 ,给人一种在吃冰激凌的错觉。“吸溜吸溜”,用不上筷子了,一会儿就能喝下一大碗。
关于腌红辣椒配粥的这一口,我从未质疑过。较长时间身处高咸环境,被切得细碎的红辣椒早已褪去了生涩,渗出了红亮诱人的汁水,讨得无数常山人的欢心。
用勺子舀起,铺在热气腾腾的白粥之上,色泽和气味上真是绝配,瞬间就打开了食欲,刺激了味蕾。白粥的温柔中和了腌辣椒的火热,送入唇齿喉间,每口都很热闹。
豆豉,也叫南瓜酱、金瓜酱,看似为皱巴巴、不起眼农家手作,却香辣而有嚼劲,是不少人爱到心坎里的零嘴小食。
将其在加热的山茶油里炒制一遍,颜色会变得更为深邃,干燥的外表也会被软化。有人喜欢更进一步,将其埋在粥里,恢复刚出蒸笼时的软糯口感。一边咀嚼一边滑入细腻的白粥, 吃早饭也能练习“端水技巧”,实现动态平衡~
如果将常山的下粥菜加个季节限定,春笋片炒雪菜,或许能使常山人的选择达到共识。这里的春笋,指的是雷笋,它脱离了毛竹笋的涩味,通常表现为细细长长的形体,鲜嫩异常。剥下笋壳,指甲轻轻一钻便可在笋本体上留下痕迹。
白粥味道极淡,配上春笋炒雪菜,并不喧宾夺主,反而将其本身的鲜美滋味凸显到极致,不续上几碗,就对不起这盘出挑脆爽的春菜。
@大众点评 Ohh
年关前后,八宝菜的存在感最强。丰富的用料,扎实的分量和吉祥的寓意,让它成为在农历新年才会被“大费周章”制作的下粥菜。
到了一定年纪基因觉醒,回到家乡后,最喜欢盛碗粥,筷子伸向用盆装的八宝菜将碗口表面都铺满。再单手揣着走出家门,蹲到村口的“情报汇集地”,一边喝粥一边拉家常。
@小红书 是小饿鱼
每样下粥菜都精彩,实在割舍不下,可以选择全都要,用筷子夹一夹,便能五颜六色地装满小碟子。
如何将其美味最大化?等到米粥表面临近结痂,到了入口不烫的最佳温度,先喝两口香浓的米汤,再向各式各样的小菜下筷,舒坦又落胃,迎接元气满满的一天。
今日话题
最近适合做啥下粥菜?评论区记得留言分享!
内容提供|常山县文广旅体局
发布于:山西省
下一篇:没有了